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社會學概論
(課程代碼00034)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為兩部分,第幾部分為選擇題,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
2.應考者必須按試題順序在答題卡(紙)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試卷上無效。
3.涂寫部分、畫圖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書寫部分必須使用黑色字跡簽字筆。
第幾部分t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較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涂爾千認為,揭示特定社會現象給整個社會或局部運動帶來什么結果的分析是.
A.歸納分析
B.功能分析
C.歷史分析
D.演繹分析
2.結構功能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是
A.韋伯
B.默頓
C.斯賓塞
D.馬克思
3.法蘭克福學派所主張的理論道路是
A.社會批判理論
B.社會沖突理論
C.符號互動論
D.交換論
4.康有為在廣州長興里萬木草堂開設的是
A.政治原理學
B.仁學
C.社會學
D.群學
5.1928年至1934年期間,在陳翰笙的率領下,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農村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出版的著作之一 是
A.《個舊礦工》
B.《云南三村》
C.《畝的差異》
D.《昆廠勞工》
6.社會學者確定預定社會目標及其達到預定目標而采取的行動與手段,以及對社會目標.行動與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進行評價的過程屬于社會學研究功能中的
A.預測性功能
B.解釋性功能.
C. 規范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7.統計調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A.抽樣調查
B.訪談調查
C.實地研究
D.非介人性研究
8.現在廣泛采用的統計性軟件包是
A. SRS
B. SPS
C. SASS
D. SPSS
9.社會的紐帶是
A.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
B.人
C.人與人的交往
D.自然
10.人口的兩重屬性是
A.主觀屬性和客觀屬性
B.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C.數量屬性和質量屬性
D.結構屬性和發展屬性
11.僅為社會上一部分成員所接受的或為某一地區、某一群體特有的文化稱為
A.小文化
B.亞文化
C.副文化
D.稀有文化
12.社會對個人的文化教化和個人對社會主動選擇與能動調適的統- - 過程稱為
A.社會化
B.社會教化
C.文化傳承
D.社會實踐
13.喬治●赫伯特.米德將自我分為
A.本我和超我
B.主我和超我
C.本我和客我
D.主我和客我
14.交換的構成要素有
A.兩個
B.三個
C.四個
D.五個
15.人類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稱為
A.語言
B.意義
C.符號
D.象征.
16.按照戈夫曼的觀點,社會互動的較重要特征就是
A.常人方法
B.情較定義
C.角色扮演
D.印象管理
17.羅伯特●科利爾把社會資本分為
A.經濟資本、人力資本和網絡資本
B.同質性社會資本和異質性社會資本
C.微觀層次的社會資本、中觀層次的社會資本和宏觀層次的社會資本
D.政府社會資本和民間社會資本
18.以成員對群體的心理歸屬為標準,群體可以分為
A.初級群體和次級群體
B.內群體和外群體
C.成員群體和參照群體
D.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
19.屬于次級群體的是
.A.鄰里
B.社團
C.家庭
D.游戲伙伴
20.在對集體行為的解釋中,斯梅爾瑟提出的是
A.價值累加理論.
B.烏合之眾理論
C.搭便車理論
D.資源動員理論.
21.對教育不平等的社會學分析中,布迪厄進行研究的角度是
A.對制度化教育的批判
B.教育與文化資本的再生產
C.勞工階層子弟的“亞文化”
D.教育與社會流動
22.人們在轉換工作過程中的失業稱為
A.結構性失業
B.周期性失業
C.殘余性失業
D.摩擦性失業
23.以一定地城為基礎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稱為
A.小區
B.杜群
C.杜區
D.社團
24.林德夫婦的名著《中鎮)屬于
A.人文區位學理論
B.社區的類型學理論
C.社區方法論研究
D.杜區全貌研究
25.劉易斯●芒福德提出的城市群研究理論是
A.區域整體發展理論
B.組合城市理論
C.田園城市理論
D.城市集中發展理論
2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規定;“國家實行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針, ,促進生產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這是在
A.1978年.
B.1980年
C.1989年
D.1994年
27.杜會不平等的兩個研究傳統是
A.種族研究與等級研究
B.階級分析與分層研究
C.種姓研究與種族分析
D.等級分析與階級分析
28.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大規模社會流動有
A.三次
B.四次
C.五次
D.六次
29.社會制度或社會政策失調誘發的社會問題稱為
A.偏差性問題
B.人為性問題
C.越軌性問題
D.結構性問題
30.由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提出的社會現代化理論是
A.后工業社會論
B.后資本主義社會論
C.信息社會論
D.世界體系理論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31.孔德創造的實證方法有
A.觀察法
B.歷史法
C.比較法
D.文獻法
E.實驗法
0X回口槍
32.實地研究的指導范式有
A.社會實驗
B.個案研究
C.典型調查
D.觀察法
E.訪談法
33.文化的特征有
A.創造性
B.習得性
C.共享性
D.累積性
E.特殊性和共性
34.現代學校教育的顯功能表現在
A.社會化
B.社會控制
C.社會選拔
D.提高人口索質
E.知識技術創新
35.偏差行為的社會學解釋理論包括
A.精神分析理論
B.失范理論
C.文化傳遞理論
D.標簽理論
E.行為理論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人文主義方法論的基本觀點。
37.簡述社會角色的扮演經歷的階段過程。
38,簡述家庭形態的變化。
39.簡述功能主義分層理論的缺陷。
40.簡述社會現代化的特征。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1.試述中國社會學本土化目標的實現。
42.試述科層制組織的優點和弊端.
43.試述影響中國社會流動的因素與機制。
微信搜索關注“求學考場”,點擊菜單欄【在線做題】-【小程序】,即可體驗在線真題???。